1929 年,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危机时机,货比多家、少花钱多办事,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。仅 1932 年,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。同时,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,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。这说明( )
a .西方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
b .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
c .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
d .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
a
【详解】根据材料 “1929 年,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危机时机,货比多家、少花钱多办事,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。仅 1932 年,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。同时,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,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。 ” 可知,苏联利用西方的经济危机发展本国的工业, a 项正确; 1932 年斯大林模式还未形成,排除 b 项;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互补有无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,排除 cd 项。故选 a 项。
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对比:
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:
1.背景原因:
1920年底,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,转入和平建设后,遇到新的经济困难和危机,列宁从实际出发,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,认为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。
2.时间:
1921年开始。
3.内容:
农业方面: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,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。工业方面: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。商业方面:取消实物配给制,恢复商品买卖。
新经济政策的影响:
1.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,生产稳步恢复。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,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。巩固了工农联盟,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。
2.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,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,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,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,创造了条件。
3.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,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,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。
4.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、生产力低下的国情,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、新方法的伟大实践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,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。
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
该作品由: 用户耿飞分享上传
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。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。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 ,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。